剧本投稿  | 剧本征集  | 注册登陆  | 编剧加盟  | 咨询建议  | 编剧群  | 招聘  | 代写小品  | 设为首页
总首页 |电影 |微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短视频剧 |广告剧 |小说 |歌词 |论文 |影讯 |节日 |公司 |年会 |搞笑 |小品 |话剧 |相声 |大全 |戏曲 |剧组 |编剧 |舞台剧 |经典 |剧情
全国原创小品剧本创作大赛
代写微电影 | 编剧经纪 | 招聘求职| 上传剧本 | 投稿须知 | 付款方式 | 留言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网站公告
代写公司年会小品剧本
您当前位置:中国原创剧本网 > 微电影剧本 > 婚礼微电影剧本 > 微电影剧本(素娘)
 
授权级别:独家授权与委托   作品类别:微电影剧本-婚礼微电影剧本   会员:hbscf   阅读: 次   编辑评分: 3
投稿时间:2015/4/4 16:00:03     最新修改:2015/4/7 9:31:30     来源:中国国际剧本网www.juben108.com 
剧本名:《微电影剧本(素娘)》
【原创剧本网】作者:佚名
专业代写小品、相声、快板、三句半、音乐剧、情景剧、哑剧、二人转剧本。电话:13979226936 联系QQ:652117037
微电影剧本
 
    微电影剧本《素娘》的正文

    时间:现代

    地点:山村

    画面:动车在山间飞驰。(不一会,镜头切换到车厢内)。

    前三排靠车窗旁,一个男青年衣着朴素,相貌俊逸。他在用手机(很普通)发短讯:弟弟,我快到家乡县城了,你呢?

    (镜头切换):一辆大巴车在山间穿行。后排的一个男青年翻看了一下手机(同样很普通),回了一则短信:哥,我也快到了。

    这个人跟动车上的那个人无论衣着、长相几乎都一摸一样。猛一看,人们会产生短暂的错觉:两种不同的交通工具上在怎么会出现同一个人呢?不,原来是一对双胞胎。

    (镜头闪回到动车车箱内):男青年身旁的一个女青年悄声说:“吕栋,你弟弟是军人,一定比你高大、结实、威武吧?”

    “我倒没有什么感觉。田洁,等一会见了面你自己比较吧。”

    这个叫田洁的姑娘皱了皱眉头,在心里叽咕:真一模一样怎么分辨?往后可别闹出笑话来。

    吕栋见她有些犯傻,就关切地问:“田洁,你怎么啦?”

    田洁回过神来,说:“你看你们俩兄弟,一个文,一个武,大娘真有福气。”

    “田洁,你千万别说我娘有福气,我们兄弟俩把她拖累地太苦了。”说这话时,吕栋的脸色有些凝重。

    “同时拉扯两个娃,肯定很艰辛。等会到了县城,我们再到超市多买些好吃的,像真空包装的火腿肠呀、熟鸡熟肉呀、酱鱼块呀等等。”

    “谢谢你田洁,你有所不知,我从小到大,从没看见我妈妈吃过一点荤,20多年了,好些人都叫她素娘。”

    “慢慢劝她老人家吧,现在谁不爱美食?”田洁情真意切地说。

    “没有用的,她胃口不适啊。”吕栋有些动情,“田洁,你不知道,我爹病逝早,家里穷,妈妈把我们拉扯大,受了太多太多的累,吃了太多太多的苦……”说着说着,吕栋的喉咙有些哽咽,眼睛有些湿润,贫困的家境和母亲的艰辛又一幕一幕地在眼前闪现——

    (一组短镜头):

    吕付云病逝的第三天。坟头,妈妈按山村风俗,又一次领着栋儿、梁儿来祭奠,没有钱买鞭买纸钱,就用麦芒烧,俗称“赶三烟子”,母子三人痛哭不止,情景特别凄凉。

    几间摇摇欲坠的破旧砖瓦房。

    腿脚不太灵便、视力不太好、衣衫寸缕的婆婆。

    一个发黄的本子上,记着欠下的债务,有姓名、地址及数额。1页、2页……第10页的一次大结算已超过六万元,第11页又有几笔新的借账。

    张秀珍劳作忙碌的身影,可家运不是很好,养猪猪发瘟,喂鸡鸡死亡,几亩责任田不是干旱洪涝就是病虫侵害,收成无几。

    一天,后山的李大婶领来了一个男人,一见面都认得,原来是个姓王的河南木匠。前些年曾在张秀珍的娘家做过两天椅子,人也很本分,秀珍和娘也很喜欢,只是太远了,亲事没说成。临走时,王木匠写下了地址,还留了一句话:非秀珍不娶。

    “秀珍,跟俺走吧,俺还等着你哩。”王木匠直来直去地说。

    张秀珍轻摇了一下头。她想(画外音):带上婆婆和娃子,一是怕人家负担大,二是怕人生地不熟、时间长了造嫌弃;丢下婆婆和孩子只身走,她死也不忍心。

    “秀珍,你倒是给个话呀。”李大婶有些着急。

    张秀珍低着头说:“李大婶,如果王师傅不嫌我家穷,能不能到我家过日子……”

    “那可不中,俺家俩姐俩妹都出嫁了,俺爹俺娘还指望俺养老送终哩。”王木匠急急地说。

    李大婶摊开两手:“真是的,有缘无分。”

    看到张秀珍的困境,厚实的王木匠把身上的1500块钱全拿了出来:“秀珍,接济接济,俺不要你还。”

    “谢谢你帮助,王师傅,我将来一定还。”张秀珍从中拿出两百元:“王师傅,拿着作路费。”

    “俺一路做活能挣钱。”王木匠没要。

    张秀珍在本子上记了账,还特地请李大婶证明。

    没过几天,一个打扮妖娆的女人也带来了一个男人。张秀珍认得这女人,她是邻村的马兰花,人称“交际花”,时常进出于山城,在附近小有名气。

    “大妹子,趁年轻,跟我去县城,天天吃香的、喝辣的、穿好的,包你快活得像天仙,每月净落三四千,怎么样?”马兰花说话也不转弯。

    栋儿、梁儿听得瞪大了眼睛:“妈,带我们跟阿姨去吧,县城多好。”

    这时,那个男人掏出一沓票子,一面在俩娃的眼前晃动,一面想靠近秀珍。

    张秀珍杏眼圆睁,怒指门外。这对男女不敢造次,收起钱,灰溜溜地走了。

    张秀珍则紧紧搂住两个孩子,泪流满面。

    三伏天里,张秀珍在附近的砖瓦厂里打零工,从热气腾腾的轮窑里搬出发烫的砖块,几次热昏;三九天里,帮养鱼户在刺骨的冰水里拉网、捡鱼、抬鱼;平常给农户打工做农活,她总是第一个下田,最后一个起坡,并且从不在主人家里吃饭。好心的主人也不马虎,外村的户主额外给她加工钱,本村的户主在大伙吃饭之前,总要首先弄上饭菜送过去。面对好心的主人,张秀珍除了感激就是难为情。对于这些好的饭菜,张秀珍却不尝一口,她首先想到的是婆婆,而婆婆更疼孙子:“等俩娃回来一起吃吧。”放学回家的栋儿、梁儿吃得津津有味:“妈妈吃块肉吧。”孩子们要给妈妈夹肉。“别,妈妈从来不吃荤,你们和奶奶吃吧。”张秀珍疼爱地看着孩子,她的饭碗里是玉米糊糊,菜是腌腊菜,连油都没着。

    吕栋、吕梁上初中和高中时,经常缺钱,张秀珍背着孩子几次卖血。孩子知道后不上学了,以便给妈妈减轻负担。老师走访发现事情的原委后,深受感动,向校长汇报着力解决。

    (镜头闪回):吕栋泪光闪闪,忘情地低唤:“妈妈……”

    (镜头切换到大巴车上):吕梁也和哥哥一样,想念着妈妈,挂记着妈妈。女友白晶倒显得十分欢快:“吕梁,听说今天是妈妈43岁生日,我们多买些好吃的,好穿的,送给妈妈,送给奶奶。”

    “白晶,谢谢你。我妈妈节俭朴素习惯了,乱花钱,她会心疼的。”吕梁轻握着女友的手说,“白晶,实不相瞒,由于我的家境不好,我妈妈太累太苦了,直到现在她也不肯歇着。”

    “是啊,上有老,下有小,柔弱肩膀两头挑,母亲肯定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白晶托着下巴说。

    “白晶,谢谢你的理解。”吕梁的声音有些沙哑。母亲年复一年地节俭辛劳,往事历历在目——

    (又是一组短镜头):

    破旧的屋檐下,有一个木架,木架下面是一个木盆,木架上面是一篮子火灰,火灰中间有个浅窝,天不下雨时,婆婆时不时加水,从火灰上滴下来的水是碱水,20多年来,张秀珍大多是用这种碱水洗衣洗被、洗鞋洗袜的。

    屋内靠窗有一架老式缝纫机,旁边还有个针线篓。20多年来,张秀珍一家老小很少买衣鞋被,主要靠缝制、补改。她常流泪对俩娃说:“孩子,你们渐渐长大了,可我们家穷,没有钱买新衣服,也没有钱买好吃的,太委屈你们了……”

    20多年来,张秀珍没用过一片卫生巾,每次例假来了,用的都是劣质粗纸甚至是烂布条。有一次,半大不小的吕梁胡碰乱闯,在后屋角看见了一盆泡有烂布条的血水,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张秀珍小声嗔责:“小娃家晓得什么,不许乱说呵。”村医孔兰又一次发现了看不过,送来了几包卫生巾,张秀珍感激地说:“谢谢大妹子,要帮还是先帮帮娃娃们吧。”她始终把孩子放在心尖上。

    孩子一天天长大,需要营养,没钱买大鱼大肉,怎么办?张秀珍学起了男人样:摸鱼虾、摸河蚌、摸螺蛳,或者买些最便宜的猪、牛下水,尽量给孩子们沾点荤腥。

    由于长年过度劳累,加上营养严重缺乏,张秀珍的身体一年比一年差,不到40岁的人。体重不足40公斤。双脚四季裂开,双手布满老茧,双肩任凭怎么捏掐都没有疼痛感。有时走路,走着走着就睡着了;有时吃饭,吃着吃着碗筷就不知不觉地掉到了桌子上。她背微驼,脸黑瘦,头上已出现根根银丝。

    有一年农历九月下旬的一天,妈妈捎口讯:让张秀珍回去帮忙洗被子。(当地有种风俗:十月不洗被,洗了意味背时,即走霉运。)这天恰好是星期天,张秀珍带上栋儿、梁儿回娘家。老远就看见被单被褥全晾上了。到了家门口,张秀珍甜甜地喊道:“妈,不是叫我回来洗被单吗,怎么都晾上啦?”

    “不叫你做点啥你肯回来?把妈忘啰。”母亲故意数落。

    “妈,哪能哩……”

    “快别耽搁了。”妈妈挽起袖子说,“我把切好的腊肉拔了一夜,今儿个蒸肉吃!”

    听了这话,已读初一的栋儿、梁儿一蹦老高:“有好吃的啰,有好吃的啰!”

    可到了吃饭的时候,面对一格子香喷喷的蒸肉,秀珍却不曾动筷子。俩娃一边大块地吃肉,一边说:“嘎婆真好,嘎婆真好!经常接我们吃好的。”(嘎婆:方言,指外婆。)

    老人听了两个外孙的夸奖却高兴不起来,她叹了口气说:“珍,过去……”

    张秀珍赶紧意识妈妈打住。这时,栋儿插话说:“嘎婆,我妈从来不吃长眼睛的东西,这是为什么?”

    “这还用问?妈妈是素食主义者。”梁儿答话。

    听了俩外孙的话,老人直抹眼泪,只好跟着说:“是的,素、素食,你妈是素娘……”老人又把疼爱的目光转向女儿:“珍,你是要把娘的心疼掉啊……”

    有一年寒冬,婆婆得病了,张秀珍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猪肺汤,想给婆婆补补身子,可婆婆轻轻地推开碗说:“先给俩孙吃。”

    “他们有。”

    “你呢?秀珍,你不能太苦自己了哇……”

    “嘘……”秀珍赶忙用手轻挡婆婆的嘴巴,“妈,说好了我没事。”然后哄着婆婆把这碗猪肺汤吃完。肺汤吃干了,婆婆的眼泪却没干:“秀珍,你比我的亲生女儿还好,你做素娘,全是为了俩娃和我呀。”

    看见妈妈对奶奶这样好,栋儿、梁儿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

    又是一年腊月,大舅给家里送来了肉和鱼,还给俩外甥买了新衣服。吃饭的时候,趁添饭时,兄弟俩在妈妈玉米饭碗里藏了几块肉,希望妈妈能“误食”下去。哪知妈妈吃了上面的饭,就住了筷子,兄弟俩见状直吐舌头。只见妈妈把肉夹到奶奶和俩娃碗里,微笑着说:“瞧我们栋儿、梁儿,真懂事,会心疼妈妈了,我真比吃什么都高兴。”

    桌上的大舅见状,轻声对两个外甥说:“你们正在一天天长大,往后可得好好对待自己的素娘……”

    不久后的团年饭,张秀珍像往年一样,尽量给婆婆和儿子弄点好吃的,自己顶多是一张豆皮炒白菜,或者是一个鸡蛋炒蒜苗……

    每年每月,总有人来讨账,张秀珍显得很低矮、很卑微。有点钱就还给人家,实在没有,就跟人家说好话:“请您待过一些时日,我一定会还清您的钱。”

    “好,好,都有难处……”要账人也都很通情达理。

    (镜头闪回):

    吕梁痛苦至极:“妈……”

    (镜头切换):

    吕栋、吕梁各带着女友,双双相会在山城。兄弟俩刚才在心里回想着妈妈的过去,心情还有一些沉重。未来的一对妯娌倒是很高兴,也很谈得来。

    “哥,妈去年就让大舅打电话,叫我们平常别回家,把节假日攒到今天,请得动假就回来,请不动假就算了。这一年多,我太想妈妈和奶奶了,经常梦见她们。”吕梁说。

    “我也一样,赶紧到车站搭车吧。”吕栋扯了一下弟弟的衣服说,“你真没穿军装?”

    “哥,快走吧,说那做啥,衣锦还乡,显摆呀?”

    “对,穿妈妈做的衣鞋最好。”

    (镜头由县城切换到山乡集镇):

    吕栋他们买了些水果、油条、馒头,顺搭一辆手扶拖拉机到了家门口。

    看见了,看见了,吕栋他们看见了久别的妈妈、奶奶、嘎婆、大舅等亲人,还有村医孔兰阿姨、后山的李婆婆等乡亲。

    看见了,看见了,迎候在外的亲人和乡亲看见了吕栋他们。吕栋、吕梁脚上穿的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布鞋;衣裤也是妈妈前年缝制的。看到儿子这身穿着,秀珍即欣慰又欠疚。

    “祝妈妈43岁生日快乐,奶奶好,嘎婆好……”吕栋他们一一祝福、问候、打招呼。相见的喜悦之情,弥漫着这栋刚改修过的山村小屋。

    田洁和白晶觉得十分新奇,总想帮忙做点什么,但又不知做什么好。

    大舅说:“什么都别做了,饭菜早烧好了,只等你们回来。”他招呼大舅妈准备上菜开饭。

    菜上齐了,吕栋、吕梁在心里数了一下,整整12大盘,这可是20多年来不曾有过的呀……

    “你俩在傻愣什么?还不请女友和客人吃饭下菜。”大舅对外甥说。

    “啊,对。都吃,都吃。”吕栋、吕梁在心里说:“弄这么多菜,可能是两个新媳妇第一次上门的缘故吧。”

    “他大舅,稍等一下。”妈妈说话了,只见她从怀里掏出那个发黄的账本,递给大舅。大舅略翻了一下又递给吕栋,努努嘴,意示他俩兄弟翻看。吕栋、吕梁从第一页翻看到第12页,所有的欠账都打了勾,共计67899元。

    “秀珍大姐,你真不简单。”村医孔兰有些激动地说,“人们说你用勤俭养活了两个大学生,这话一点不假。后来又慢慢还清了这么多账,让人高看啊。恭喜你,你的梦想实现了。”

    “孔大妹子,瞧你说的,要不是有像你这样好心人的帮助,要不是政府、学校、社会方方面面的照顾,要不是俩娃听话努力,我还真迈不过那几道坎呢。不说啦,我们都吃饭吧。”

    吕栋他们按当地风俗给长辈和客人夹菜。

    田洁为妈妈夹了一块豆腐,白晶为妈妈夹了一块芹菜,以示敬意。并且很自然地补了一句话:“听说您不吃荤、只吃素……”

    妈妈频频点头:“那是,那是……”

    “那是过去的事。”大舅似乎话里有话。吕栋他们一时听不明白。这时,嘎婆将自己碗里的一块蒸肉夹给秀珍,极其疼爱的目光久久地注视着苦命的女儿。

    “啪嗒、啪嗒……”秀珍的泪珠簌簌滚落:“妈,我吃……”

    吕栋则顺着妈妈的话相劝:“妈,你吃饭吧,别哭。”他又为妈妈夹了一片炒鸡蛋。

    妈妈则夹起那块蒸肉,慢慢地放到嘴里,轻轻地尝了一口:“真香啊……”

    吕栋、吕梁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见他们这幅傻样,嘎婆对两个外甥说:“你们的妈妈原本最喜欢吃肉,她十八岁那年,家里杀年猪……(镜头闪回:老人回忆当年的情景)

    山里有种风俗:杀年猪时兴请客。那年,张秀珍家里杀了头大肥猪,五男五女一大桌,席间,张秀珍代表姐妹们跟一个男青年较劲:男的一杯酒,秀珍一块肉,秀珍吃了七大块肥肉,男的第七杯酒却怎么也端不起来,最后一头趴在桌子上。秀珍和姑娘们咯咯直笑。

    (镜头闪回):老人讲完又抹泪。

    吕栋、吕梁这时才清楚:原来肉荤是妈妈最喜爱的食物,但为了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把自己养大,为了支撑这个多灾多难的家,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妈妈除了勤扒苦做,就是拼命节省,20多年不尝丁点荤腥,这该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镜头快速闪回张秀珍劳累卖血、拒荤食素等场景)

    想到这些,吕栋、吕梁热泪喷涌,颤声呼唤:“我的好娘,我的追梦的素娘啊……”他们在慈母面前长跪不起……

    (剧本终  字数共计6233字)

    沈传凤(作者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农民作家)

    2015年春天
郑重声明:任何网站转载此剧本时一定要把文章里面的联系方式和网址一同转载,并注明来源:原创剧本网www.ju20.com 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代写小品
关于我们 | 代写小品 | 编剧招聘 | 投稿须知 | 付款方式 | 留言版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剧本创作 | 编剧群 |设为首页
本网所有发布的剧本均为本站或编剧会员原创作品,依法受法律保护,未经本网或编剧作者本人同意,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或者改编,一但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
原创剧本网(juben108.com)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备案号粤ICP备14022528号     法律顾问:广东律师事务所
剧本投稿  | 剧本征集  | 注册登录  | 编剧加盟  | 咨询建议  | 编剧群  | 招聘  | 代写小品  | 设为首页
总首页 |电影 |微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短视频剧 |广告剧 |小说 |歌词 |论文 |影讯 |节日 |公司 |年会 |搞笑 |小品 |话剧 |相声 |大全 |戏曲 |剧组 |编剧 |舞台剧 |经典 |剧情
微电影剧本创作室 | 编剧经纪 | 招聘求职| 上传剧本 | 投稿须知 | 付款方式 | 留言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网站公告
站内搜索 关键词: 类别: 范围:
代写小品剧本电话:13979226936 QQ:652117037 原创剧本网www.juben108.com
重点推荐剧本
重阳节关心老人小品《好好生
拐卖农村妇女小品《买媳妇》
社区医院健康立档题材感人小
爱国主义宣传演讲稿《老兵李
家族家风教育心理剧本《我的
勤劳致富宣传相关搞笑小品《
专业代写小品剧本
代写小品剧本
重点推荐小品剧本
拐卖农村妇女小品《买媳妇》
电视台融媒体小品剧本《融媒体
建设精神文明社会音乐剧剧本《
带领全村农民发展高效农业致富
职校老师学生小品剧本《校企合
工地项目部小品剧本《口碑重要
校园情景剧剧本《我的好爸爸》
预缴税款搞笑小品《欢喜冤家》
政府好政策鼓励回乡创业情景剧
大学生红色爱国思想教育小品剧
乡村振兴音乐剧剧本《最美乡村
市场监督管理局315晚会小品剧本
供电公司智能电表宣传快板剧本
乡村振兴村官小品《致富带头人
革命烈士情景剧剧本《刘惜芬》
服务行业超搞笑小品剧本《以礼
养老保险快板台词《城乡居保最
纪委小品剧本《巡察组的故事》
公司年会爆笑小品剧本《唐僧师
国家电网双人相声剧本《使命和
疾病防控科学就医温馨幽默感人
国家公园古城景区旅游小品《共
医院医生快板《医生这点事》
职业学校三句半台词《职校把名
适合元宵节表演爆笑古装小品(穿
保护妇女权益小品剧本(职工权益
情人节爱情故事小品剧本(最美的
幽默搞笑喜庆过年小品剧本《欢
警察节搞笑正能量小品剧本《警
节日期间保障物价稳定社会小品
您当前位置:中国原创剧本网 > 微电影剧本 > 婚礼微电影剧本 > 微电影剧本(素娘)
 
授权级别:独家授权与委托   作品类别:微电影剧本-婚礼微电影剧本   会员:hbscf   阅读: 次   编辑评分: 3
投稿时间:2015/4/4 16:00:03     最新修改:2015/4/7 9:31:30     来源:中国国际剧本网www.juben108.com 
微电影剧本名:《微电影剧本(素娘)》
【原创剧本网】作者:佚名
中国原创剧本网微电影剧本创作室专业创作各种电影剧本、微电影剧本。 QQ:719251535
代写小品
    微电影剧本《素娘》的正文

    时间:现代

    地点:山村

    画面:动车在山间飞驰。(不一会,镜头切换到车厢内)。

    前三排靠车窗旁,一个男青年衣着朴素,相貌俊逸。他在用手机(很普通)发短讯:弟弟,我快到家乡县城了,你呢?

    (镜头切换):一辆大巴车在山间穿行。后排的一个男青年翻看了一下手机(同样很普通),回了一则短信:哥,我也快到了。

    这个人跟动车上的那个人无论衣着、长相几乎都一摸一样。猛一看,人们会产生短暂的错觉:两种不同的交通工具上在怎么会出现同一个人呢?不,原来是一对双胞胎。

    (镜头闪回到动车车箱内):男青年身旁的一个女青年悄声说:“吕栋,你弟弟是军人,一定比你高大、结实、威武吧?”

    “我倒没有什么感觉。田洁,等一会见了面你自己比较吧。”

    这个叫田洁的姑娘皱了皱眉头,在心里叽咕:真一模一样怎么分辨?往后可别闹出笑话来。

    吕栋见她有些犯傻,就关切地问:“田洁,你怎么啦?”

    田洁回过神来,说:“你看你们俩兄弟,一个文,一个武,大娘真有福气。”

    “田洁,你千万别说我娘有福气,我们兄弟俩把她拖累地太苦了。”说这话时,吕栋的脸色有些凝重。

    “同时拉扯两个娃,肯定很艰辛。等会到了县城,我们再到超市多买些好吃的,像真空包装的火腿肠呀、熟鸡熟肉呀、酱鱼块呀等等。”

    “谢谢你田洁,你有所不知,我从小到大,从没看见我妈妈吃过一点荤,20多年了,好些人都叫她素娘。”

    “慢慢劝她老人家吧,现在谁不爱美食?”田洁情真意切地说。

    “没有用的,她胃口不适啊。”吕栋有些动情,“田洁,你不知道,我爹病逝早,家里穷,妈妈把我们拉扯大,受了太多太多的累,吃了太多太多的苦……”说着说着,吕栋的喉咙有些哽咽,眼睛有些湿润,贫困的家境和母亲的艰辛又一幕一幕地在眼前闪现——

    (一组短镜头):

    吕付云病逝的第三天。坟头,妈妈按山村风俗,又一次领着栋儿、梁儿来祭奠,没有钱买鞭买纸钱,就用麦芒烧,俗称“赶三烟子”,母子三人痛哭不止,情景特别凄凉。

    几间摇摇欲坠的破旧砖瓦房。

    腿脚不太灵便、视力不太好、衣衫寸缕的婆婆。

    一个发黄的本子上,记着欠下的债务,有姓名、地址及数额。1页、2页……第10页的一次大结算已超过六万元,第11页又有几笔新的借账。

    张秀珍劳作忙碌的身影,可家运不是很好,养猪猪发瘟,喂鸡鸡死亡,几亩责任田不是干旱洪涝就是病虫侵害,收成无几。

    一天,后山的李大婶领来了一个男人,一见面都认得,原来是个姓王的河南木匠。前些年曾在张秀珍的娘家做过两天椅子,人也很本分,秀珍和娘也很喜欢,只是太远了,亲事没说成。临走时,王木匠写下了地址,还留了一句话:非秀珍不娶。

    “秀珍,跟俺走吧,俺还等着你哩。”王木匠直来直去地说。

    张秀珍轻摇了一下头。她想(画外音):带上婆婆和娃子,一是怕人家负担大,二是怕人生地不熟、时间长了造嫌弃;丢下婆婆和孩子只身走,她死也不忍心。

    “秀珍,你倒是给个话呀。”李大婶有些着急。

    张秀珍低着头说:“李大婶,如果王师傅不嫌我家穷,能不能到我家过日子……”

    “那可不中,俺家俩姐俩妹都出嫁了,俺爹俺娘还指望俺养老送终哩。”王木匠急急地说。

    李大婶摊开两手:“真是的,有缘无分。”

    看到张秀珍的困境,厚实的王木匠把身上的1500块钱全拿了出来:“秀珍,接济接济,俺不要你还。”

    “谢谢你帮助,王师傅,我将来一定还。”张秀珍从中拿出两百元:“王师傅,拿着作路费。”

    “俺一路做活能挣钱。”王木匠没要。

    张秀珍在本子上记了账,还特地请李大婶证明。

    没过几天,一个打扮妖娆的女人也带来了一个男人。张秀珍认得这女人,她是邻村的马兰花,人称“交际花”,时常进出于山城,在附近小有名气。

    “大妹子,趁年轻,跟我去县城,天天吃香的、喝辣的、穿好的,包你快活得像天仙,每月净落三四千,怎么样?”马兰花说话也不转弯。

    栋儿、梁儿听得瞪大了眼睛:“妈,带我们跟阿姨去吧,县城多好。”

    这时,那个男人掏出一沓票子,一面在俩娃的眼前晃动,一面想靠近秀珍。

    张秀珍杏眼圆睁,怒指门外。这对男女不敢造次,收起钱,灰溜溜地走了。

    张秀珍则紧紧搂住两个孩子,泪流满面。

    三伏天里,张秀珍在附近的砖瓦厂里打零工,从热气腾腾的轮窑里搬出发烫的砖块,几次热昏;三九天里,帮养鱼户在刺骨的冰水里拉网、捡鱼、抬鱼;平常给农户打工做农活,她总是第一个下田,最后一个起坡,并且从不在主人家里吃饭。好心的主人也不马虎,外村的户主额外给她加工钱,本村的户主在大伙吃饭之前,总要首先弄上饭菜送过去。面对好心的主人,张秀珍除了感激就是难为情。对于这些好的饭菜,张秀珍却不尝一口,她首先想到的是婆婆,而婆婆更疼孙子:“等俩娃回来一起吃吧。”放学回家的栋儿、梁儿吃得津津有味:“妈妈吃块肉吧。”孩子们要给妈妈夹肉。“别,妈妈从来不吃荤,你们和奶奶吃吧。”张秀珍疼爱地看着孩子,她的饭碗里是玉米糊糊,菜是腌腊菜,连油都没着。

    吕栋、吕梁上初中和高中时,经常缺钱,张秀珍背着孩子几次卖血。孩子知道后不上学了,以便给妈妈减轻负担。老师走访发现事情的原委后,深受感动,向校长汇报着力解决。

    (镜头闪回):吕栋泪光闪闪,忘情地低唤:“妈妈……”

    (镜头切换到大巴车上):吕梁也和哥哥一样,想念着妈妈,挂记着妈妈。女友白晶倒显得十分欢快:“吕梁,听说今天是妈妈43岁生日,我们多买些好吃的,好穿的,送给妈妈,送给奶奶。”

    “白晶,谢谢你。我妈妈节俭朴素习惯了,乱花钱,她会心疼的。”吕梁轻握着女友的手说,“白晶,实不相瞒,由于我的家境不好,我妈妈太累太苦了,直到现在她也不肯歇着。”

    “是啊,上有老,下有小,柔弱肩膀两头挑,母亲肯定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白晶托着下巴说。

    “白晶,谢谢你的理解。”吕梁的声音有些沙哑。母亲年复一年地节俭辛劳,往事历历在目——

    (又是一组短镜头):

    破旧的屋檐下,有一个木架,木架下面是一个木盆,木架上面是一篮子火灰,火灰中间有个浅窝,天不下雨时,婆婆时不时加水,从火灰上滴下来的水是碱水,20多年来,张秀珍大多是用这种碱水洗衣洗被、洗鞋洗袜的。

    屋内靠窗有一架老式缝纫机,旁边还有个针线篓。20多年来,张秀珍一家老小很少买衣鞋被,主要靠缝制、补改。她常流泪对俩娃说:“孩子,你们渐渐长大了,可我们家穷,没有钱买新衣服,也没有钱买好吃的,太委屈你们了……”

    20多年来,张秀珍没用过一片卫生巾,每次例假来了,用的都是劣质粗纸甚至是烂布条。有一次,半大不小的吕梁胡碰乱闯,在后屋角看见了一盆泡有烂布条的血水,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张秀珍小声嗔责:“小娃家晓得什么,不许乱说呵。”村医孔兰又一次发现了看不过,送来了几包卫生巾,张秀珍感激地说:“谢谢大妹子,要帮还是先帮帮娃娃们吧。”她始终把孩子放在心尖上。

    孩子一天天长大,需要营养,没钱买大鱼大肉,怎么办?张秀珍学起了男人样:摸鱼虾、摸河蚌、摸螺蛳,或者买些最便宜的猪、牛下水,尽量给孩子们沾点荤腥。

    由于长年过度劳累,加上营养严重缺乏,张秀珍的身体一年比一年差,不到40岁的人。体重不足40公斤。双脚四季裂开,双手布满老茧,双肩任凭怎么捏掐都没有疼痛感。有时走路,走着走着就睡着了;有时吃饭,吃着吃着碗筷就不知不觉地掉到了桌子上。她背微驼,脸黑瘦,头上已出现根根银丝。

    有一年农历九月下旬的一天,妈妈捎口讯:让张秀珍回去帮忙洗被子。(当地有种风俗:十月不洗被,洗了意味背时,即走霉运。)这天恰好是星期天,张秀珍带上栋儿、梁儿回娘家。老远就看见被单被褥全晾上了。到了家门口,张秀珍甜甜地喊道:“妈,不是叫我回来洗被单吗,怎么都晾上啦?”

    “不叫你做点啥你肯回来?把妈忘啰。”母亲故意数落。

    “妈,哪能哩……”

    “快别耽搁了。”妈妈挽起袖子说,“我把切好的腊肉拔了一夜,今儿个蒸肉吃!”

    听了这话,已读初一的栋儿、梁儿一蹦老高:“有好吃的啰,有好吃的啰!”

    可到了吃饭的时候,面对一格子香喷喷的蒸肉,秀珍却不曾动筷子。俩娃一边大块地吃肉,一边说:“嘎婆真好,嘎婆真好!经常接我们吃好的。”(嘎婆:方言,指外婆。)

    老人听了两个外孙的夸奖却高兴不起来,她叹了口气说:“珍,过去……”

    张秀珍赶紧意识妈妈打住。这时,栋儿插话说:“嘎婆,我妈从来不吃长眼睛的东西,这是为什么?”

    “这还用问?妈妈是素食主义者。”梁儿答话。

    听了俩外孙的话,老人直抹眼泪,只好跟着说:“是的,素、素食,你妈是素娘……”老人又把疼爱的目光转向女儿:“珍,你是要把娘的心疼掉啊……”

    有一年寒冬,婆婆得病了,张秀珍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猪肺汤,想给婆婆补补身子,可婆婆轻轻地推开碗说:“先给俩孙吃。”

    “他们有。”

    “你呢?秀珍,你不能太苦自己了哇……”

    “嘘……”秀珍赶忙用手轻挡婆婆的嘴巴,“妈,说好了我没事。”然后哄着婆婆把这碗猪肺汤吃完。肺汤吃干了,婆婆的眼泪却没干:“秀珍,你比我的亲生女儿还好,你做素娘,全是为了俩娃和我呀。”

    看见妈妈对奶奶这样好,栋儿、梁儿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

    又是一年腊月,大舅给家里送来了肉和鱼,还给俩外甥买了新衣服。吃饭的时候,趁添饭时,兄弟俩在妈妈玉米饭碗里藏了几块肉,希望妈妈能“误食”下去。哪知妈妈吃了上面的饭,就住了筷子,兄弟俩见状直吐舌头。只见妈妈把肉夹到奶奶和俩娃碗里,微笑着说:“瞧我们栋儿、梁儿,真懂事,会心疼妈妈了,我真比吃什么都高兴。”

    桌上的大舅见状,轻声对两个外甥说:“你们正在一天天长大,往后可得好好对待自己的素娘……”

    不久后的团年饭,张秀珍像往年一样,尽量给婆婆和儿子弄点好吃的,自己顶多是一张豆皮炒白菜,或者是一个鸡蛋炒蒜苗……

    每年每月,总有人来讨账,张秀珍显得很低矮、很卑微。有点钱就还给人家,实在没有,就跟人家说好话:“请您待过一些时日,我一定会还清您的钱。”

    “好,好,都有难处……”要账人也都很通情达理。

    (镜头闪回):

    吕梁痛苦至极:“妈……”

    (镜头切换):

    吕栋、吕梁各带着女友,双双相会在山城。兄弟俩刚才在心里回想着妈妈的过去,心情还有一些沉重。未来的一对妯娌倒是很高兴,也很谈得来。

    “哥,妈去年就让大舅打电话,叫我们平常别回家,把节假日攒到今天,请得动假就回来,请不动假就算了。这一年多,我太想妈妈和奶奶了,经常梦见她们。”吕梁说。

    “我也一样,赶紧到车站搭车吧。”吕栋扯了一下弟弟的衣服说,“你真没穿军装?”

    “哥,快走吧,说那做啥,衣锦还乡,显摆呀?”

    “对,穿妈妈做的衣鞋最好。”

    (镜头由县城切换到山乡集镇):

    吕栋他们买了些水果、油条、馒头,顺搭一辆手扶拖拉机到了家门口。

    看见了,看见了,吕栋他们看见了久别的妈妈、奶奶、嘎婆、大舅等亲人,还有村医孔兰阿姨、后山的李婆婆等乡亲。

    看见了,看见了,迎候在外的亲人和乡亲看见了吕栋他们。吕栋、吕梁脚上穿的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布鞋;衣裤也是妈妈前年缝制的。看到儿子这身穿着,秀珍即欣慰又欠疚。

    “祝妈妈43岁生日快乐,奶奶好,嘎婆好……”吕栋他们一一祝福、问候、打招呼。相见的喜悦之情,弥漫着这栋刚改修过的山村小屋。

    田洁和白晶觉得十分新奇,总想帮忙做点什么,但又不知做什么好。

    大舅说:“什么都别做了,饭菜早烧好了,只等你们回来。”他招呼大舅妈准备上菜开饭。

    菜上齐了,吕栋、吕梁在心里数了一下,整整12大盘,这可是20多年来不曾有过的呀……

    “你俩在傻愣什么?还不请女友和客人吃饭下菜。”大舅对外甥说。

    “啊,对。都吃,都吃。”吕栋、吕梁在心里说:“弄这么多菜,可能是两个新媳妇第一次上门的缘故吧。”

    “他大舅,稍等一下。”妈妈说话了,只见她从怀里掏出那个发黄的账本,递给大舅。大舅略翻了一下又递给吕栋,努努嘴,意示他俩兄弟翻看。吕栋、吕梁从第一页翻看到第12页,所有的欠账都打了勾,共计67899元。

    “秀珍大姐,你真不简单。”村医孔兰有些激动地说,“人们说你用勤俭养活了两个大学生,这话一点不假。后来又慢慢还清了这么多账,让人高看啊。恭喜你,你的梦想实现了。”

    “孔大妹子,瞧你说的,要不是有像你这样好心人的帮助,要不是政府、学校、社会方方面面的照顾,要不是俩娃听话努力,我还真迈不过那几道坎呢。不说啦,我们都吃饭吧。”

    吕栋他们按当地风俗给长辈和客人夹菜。

    田洁为妈妈夹了一块豆腐,白晶为妈妈夹了一块芹菜,以示敬意。并且很自然地补了一句话:“听说您不吃荤、只吃素……”

    妈妈频频点头:“那是,那是……”

    “那是过去的事。”大舅似乎话里有话。吕栋他们一时听不明白。这时,嘎婆将自己碗里的一块蒸肉夹给秀珍,极其疼爱的目光久久地注视着苦命的女儿。

    “啪嗒、啪嗒……”秀珍的泪珠簌簌滚落:“妈,我吃……”

    吕栋则顺着妈妈的话相劝:“妈,你吃饭吧,别哭。”他又为妈妈夹了一片炒鸡蛋。

    妈妈则夹起那块蒸肉,慢慢地放到嘴里,轻轻地尝了一口:“真香啊……”

    吕栋、吕梁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见他们这幅傻样,嘎婆对两个外甥说:“你们的妈妈原本最喜欢吃肉,她十八岁那年,家里杀年猪……(镜头闪回:老人回忆当年的情景)

    山里有种风俗:杀年猪时兴请客。那年,张秀珍家里杀了头大肥猪,五男五女一大桌,席间,张秀珍代表姐妹们跟一个男青年较劲:男的一杯酒,秀珍一块肉,秀珍吃了七大块肥肉,男的第七杯酒却怎么也端不起来,最后一头趴在桌子上。秀珍和姑娘们咯咯直笑。

    (镜头闪回):老人讲完又抹泪。

    吕栋、吕梁这时才清楚:原来肉荤是妈妈最喜爱的食物,但为了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把自己养大,为了支撑这个多灾多难的家,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妈妈除了勤扒苦做,就是拼命节省,20多年不尝丁点荤腥,这该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镜头快速闪回张秀珍劳累卖血、拒荤食素等场景)

    想到这些,吕栋、吕梁热泪喷涌,颤声呼唤:“我的好娘,我的追梦的素娘啊……”他们在慈母面前长跪不起……

    (剧本终  字数共计6233字)

    沈传凤(作者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农民作家)

    2015年春天
郑重声明:任何网站转载本剧本时一定要把文章里面的联系方式和网址一同转载,并注明来源:原创剧本网www.ju20.com 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代写小品 | 编剧招聘 | 投稿须知 | 付款方式 | 留言版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剧本创作 | 编剧群 |设为首页

本网所有发布的剧本均为本站或编剧会员原创作品,依法受法律保护,未经本网或编剧作者本人同意,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或者改编,一但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
原创剧本网(juben108.cn)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UserData} {$CompanyData}